“只听说过高温津贴,还有低温津贴吗?”被问到有无低温津贴时,环卫工李明很惊讶。据《工人日报》报道,连日来,记者采访了近20名环卫工、快递员、外卖配送员等户外劳动者,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、更没有拿到过低温津贴。

  低温津贴为何年年呼吁,仍年年“遇冷”?这是一道必答题,也是一道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现实命题。

  2021年,人社部等4部门发布的《关于做好严寒天气下劳动者权益维护有关工作的通知》指出,“指导企业对严寒天气作业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”。去年,相关部门发布《工作场所高温和高寒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(参考文本)》,其中明确指出,“安排职工在室外-25℃以下高寒天气连续作业4小时以上,向职工发放高寒津贴。高寒津贴标准按照当地标准执行。”

  基于此可知,对劳动者享有的低温津贴,国家层面已作出较为密集的制度安排。而在地方实践层面,一些地方已探索推进,比如吉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新疆等地都明确了较为详细的发放标准。但从户外劳动者反馈看,低温津贴发放仍有不小的改进空间。上述报道就指出,“仅少数受访者表示‘收到了低温津贴’,其余受访者均表示‘不了解’”。

  低温津贴不能沦为“纸面福利”,如何让符合领取条件的户外劳动者领到应有的低温津贴?对此,可借鉴高温津贴的发放落实机制。

  与低温津贴落实欠佳相比,高温津贴的落实机制越来越完善。究其原因,既与媒体呼吁有关,也与劳动者积极维权有关;既与监管部门恪尽职守,全力“激活”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有关,也与用人单位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提升有关。可见,高温津贴落实情况向好,是全社会合力推动的。

  国家相关部门不妨也出台类似的刚性制度,明确低温津贴的发放标准和违规成本等细化内容。这包括明确谁来发放、发放多少、“该发不发”会受到何种处罚,以及监管部门在其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。

  有人建议,如果劳动者认为低温津贴未得到落实,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,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,也可以寻求工会帮助。劳动者主动维权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监管部门要“知冷知热”,真正走到劳动者的作业现场,体会他们的不易,从而更加自觉地履职尽责,督促落实低温津贴发放。

  用人单位也要呵护员工,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高寒天气下户外作业,本已辛苦,如果再克扣低温津贴,无疑会让员工身寒心更冷。除了足额发放低温津贴,用人单位还要积极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,为高寒天气下作业的劳动者提供更安全、舒适的工作环境。

  不管是高温津贴还是低温津贴,都不只是钱的事,而是折射出企业和监管部门是否正视劳动者权益,尊重劳动者的感受。破解低温津贴“遇冷”问题,既需要法治层面“供暖”,也需要社会各界倾力让这个话题“升温”。

原标题:别让低温津贴年年“遇冷”
责任编辑:高秀木